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不乐意(第三更求月票)_我的公公叫康熙
笔趣阁 > 我的公公叫康熙 > 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不乐意(第三更求月票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不乐意(第三更求月票)

  跟舒舒的惬意相比,九阿哥就有些闹心。

  迎驾众人午初就到了汤泉。

  结果得了消息,圣驾还有二十五里。

  时间还早,大家也不能傻站着,九阿哥就拉了十阿哥进了旁边还在修建中的行宫。

  天气一天天冷了,这些彩绘匠人到了月底就要停工,等到明年二月底的时候再开工。

  进了行宫没几步,正对着的就是一个殿。

  九阿哥的脸耷拉下来,跟十阿哥滴咕道:“真要便宜太子不成?凭什么呢,大家都真金白银的掏了银子的?”

  原来在最早的行宫建设图上,给太子预留了一个宫室,算是他的敬献。

  后头太子的银子退回去了,这个行宫建造图却没有改。

  十阿哥小声道:“直接去毓庆宫拿银子吧,不算吃亏,不加太子,才是吃亏。”

  九阿哥立时明白过来,轻哼道:“是了,将太子撇开的话,倒显得咱们兄弟抱团,那边成了小可怜似的,汗阿玛要心疼了。”

  最早计划这个行宫的时候,是打算等到皇父五十整寿的,可是因为九阿哥花钱也好、用人也好,都卡得比较紧,这边的工事也拖不到大后年去。

  明年万寿也赶不上,明年下半年差不多。

  “明年下半年就能用了,可是要真当寿礼送,那就要拖到后年或大后年才能住了,怪可惜的。”

  九阿哥道。

  十阿哥道:“明年虽不是汗阿玛整寿,却是御宇四十年,用这个名义送,中秋节、重阳节、颁金节都成,就可以明年启用行宫。”

  九阿哥点头道:“这个好,咱们避开重阳节,爷发现了,汗阿玛也好,我们娘娘也好,应该都不爱听‘老’字儿,咱们往后小心些,别犯了忌讳。”

  十阿哥点头,记在心里。

  帝王的暮年,会带来什么?

  有汉武帝跟唐太宗的前车之鉴,并不难猜。

  会多疑湖涂,也会容易轻信谗言,视子如敌。

  眼前没有人,兄弟两人在行宫的空地处。

  十阿哥低声道:“刑部今年停了秋决,外头都说是八哥上折子揭开刑部弊事,可是我觉得不单单是这个,应该还有福松那边的缘故。”

  他不是外人,跟九阿哥朝夕相见的。

  关于福松的去处,他也晓得七七八八。

  九阿哥听了,心里觉得怪怪的,道:“要是八哥没有上折子,没赶上这一茬,汗阿玛用什么做借口呢?”

  反正不会对外实话实说就是。

  人命关天。

  即便是囚犯,斩立决与绞立决的,也当是按律处置。

  十阿哥稍加思量道:“应该还是以福建司桉卷不清入手,就是出首的许是郎中、员外郎之类,没有八哥这样显眼。”

  九阿哥听了,叹了口气,看着十阿哥道:“你乖乖地在宗人府行走,可别瞎出头,也成了顶缸的。”

  十阿哥笑了,道:“九哥放心,我这才学差事,没个三、五年的,不会担事儿的。”

  九阿哥道:“爷这也是杞人忧天,汗阿玛素来护犊子,就算咱们真背了黑锅,回头也有补偿。”

  十阿哥郑重道:“话虽如此,可能不背还是不背的好,太得罪人,小人难缠。”

  兄弟俩说了几句话,时间也就差不多,就又回到迎驾队伍中。

  远远地传来马蹄声响,大部队缓缓而来。

  九阿哥回头看了眼来迎驾的内大臣,有个脸生的,是额尔赫的亲戚,叔叔还是堂叔什么,才补内大臣。

  正黄旗可还缺一个领侍卫内大臣,是索额图留下的缺,这小两年了,还没有叫人补。

  这个时候提了人补内大臣,是为了再提拔领侍卫内大臣做准备?

  内大臣是正二品,领侍卫内大臣是正一品。

  是福善要下了?

  福善资历可老,还得皇父信重。

  那就是一家两个领侍卫内大臣?

  还真是说不好。

  这会功夫,圣驾也到了跟前。

  康熙坐在御车中,大阿哥、三阿哥、四阿哥、五阿哥、八阿哥,十三阿哥、十四阿哥等皇子骑马随侍左右。

  等到康熙下车,就仔细看了九阿哥与十阿哥两眼。

  眼见着两人气色都好,并无劳乏之态,他也就安心了。

  九阿哥与十阿哥已经打千儿请安。

  康熙抬手叫起,看了不远处的行宫一眼,道:“营造的如何了?什么时候能交付?”

  九阿哥道:“眼下还剩下彩绘,明年开春花木也要再进来些,而后就是内部陈设,明年中秋节前应该差不多了。”

  康熙听着这个时间,比较满意。

  早年的时候对于汤泉并不算太在意,可今年降温降得早,他们折返时,塞北已经开始飘雪花。

  康熙觉得骨头缝里都带了寒气,想起了温泉。

  九阿哥见皇父专门提及这个,心下一动,道:“有两个带池子的宫室,修的简单,现在就能用,汗阿玛也可以去看看池子大小,水温如何,看有没有需要改动的地方。”

  康熙颔首道:“不着急,等用了膳再说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d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d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